日前,装备制造集团在赵庄煤业公司召开“四新”推广现场交流推进会,参会人员实地参观了盾构机新装备、连采连充新工艺,直观感受新技术、新装备为矿井掘进、提效等方面带来的科技力量。
面对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新要求,装备制造集团提出“抓‘四新’推广,向‘新’而行”策略,通过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实现科技保安、科技降本、科技提质、科技增效,推动企业向着“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不断发展。
近年来,装备制造集团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优化,在绿色开采、瓦斯治理、智能化信息化等领域取得显著突破——山西省井下现用直径最大的矿用敞开式岩巷盾构机在赵庄煤业公司试验成功,日进尺突破20米,月进尺突破400米,刷新了装备制造集团岩巷日进尺、月进尺最高纪录;覆岩离层注浆充填开采和连采连充技术工艺试验取得显著成效,赵庄二号井成为全国首家绿色充填开采年产突破百万吨的矿井,被遴选为煤炭行业标杆案例予以推广。
除此之外,装备制造集团其他“四新”应用推广成果也屡见不鲜。
成庄矿经过多方对比、研讨、论证,引进4台智能防爆蓄电池电机车,进一步提升辅助运输智能化水平。这款智能电机车具有动力强劲、续航时间长、制动距离短等特点;电机车主副驾驶室控制线路各自独立、互不影响,驾驶员可根据现场情况灵活选择操作位置;具备无人驾驶功能,驾驶员可通过遥控器在驾驶室外操控机车,为应对特殊情况提供便利条件,安全行驶更有保障。目前,这些电机车已经完成井下适应化改造,全部投入井下使用。
长平公司选煤厂铁路装车控制系统运行年限已久,由于电脑系统不断升级换代,这套铁路装车控制系统运行时经常出现卡顿、延时等故障。为此,他们自主研发了一套全新的铁路装车系统,实现了系统与不同电脑的兼容和适配,通过优化装车算法、升级控制模块等方式,使装车效率最大能力由日均3列跃升至6列,节约成本80万元。
在“四新”推广现场交流推进会上,装备制造集团再次明确,要聚焦六大方向,开展十大课题攻关,全力推进矿井灾害防治、瓦斯全级次利用、高端新材料及精细化工产品、绿色开采技术、单产单进提升、智能化矿井建设等领域16项具体项目。要求相关单位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围绕解决影响制约矿井安全生产的重大科技问题,在抓好“四新”运用的同时,加强对标学习、技术交流,大力开展群众性创新创效活动,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作为装备制造集团主力生产矿井,寺河矿聚焦“四新”技术应用,重点推进三维透明地质建模、护盾式掘锚钻一体化装备、矸石综合利用三大项目。该矿企业管理部部长袁肖说:“我们将加强产学研合作,分阶段、分步骤、分重点推进项目攻关。通过调研对标,找差距、补短板、定措施,收集梳理各专业典型做法,并进行内部推广。”
装备制造集团技术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建立健全“四新”推广项目奖惩机制,按照“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原则,以“奖优”明确价值导向,以“问责”防范投机行为,形成闭环管理,有效提升“四新”推广项目的申报质量及执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