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我国南极秦岭站“风—光—氢—储—荷”新能源系统正式启用。新能源系统包括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电池、制氢、储氢、氢能源发电等硬件设施。122cc太阳集团清洁能源科技公司生产的极地光伏组件安家南极,为秦岭站提供稳定、高效的电力支持。
极地光伏组件安家南极系清洁能源科技公司与太原理工大学研发与生产深度合作的成果。太原理工大学凭借其在材料科学、能源工程等领域的深厚学术积淀和前沿科研成果,为清洁能源科技公司提供了创新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思路。清洁能源科技公司依靠自身在光伏产业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强大的产业化能力,将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实际产品。从材料的优化选择到组件结构的创新设计,双方携手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秦岭站清洁能源系统中,光伏和风电占整个站区总能源容量的60%,在无风无光的情况下,可为站区提供约2.5小时,最大150kW负荷的供电,保障考察站科研设备和基本生活设施短期纯绿色运行。
极地光伏组件安家南极需要克服诸多南极极端气候考验。材料上,要解决光伏玻璃在强风、极低温度下的机械强度、耐磨和抗老化问题,以及封装胶膜、密封硅胶在极昼强紫外、极夜低温下的老化隐患;结构上,需设计出耐高雪载、高风载的组件结构;技术上,还要克服强风低温导致的发电量降低问题等。极地组件选用高强度、耐风沙钢化玻璃,高强度边框,采用特殊材料等先进技术,以避免组件前板刮花,提高抗风冲击性、抗低温等性能,有效保证光伏组件生命周期和发电效率。
极地光伏组件具有三大优势。一是耐寒耐高压,低温下,组件材料性能稳定,能承受南极6000Pa雪压和4000Pa风压,其双面双玻结构,还可利用雪后地面高反射率优势,使组件背面发电升温,融化组件正面积雪,让面板积雪快速滑落,有效减少因积雪导致的发电量损失,保持高效发电状态。二是转换效率高,利用先进太阳能电池技术,采用双面组件,双面率高达80%以上。在南极独特的光照条件下,组件背面也能发电,在低光照环境下,依然能实现高效能量转换。三是可靠性能优异。清洁能源科技公司极地组件经过了严苛的测试和实验验证。在实验室,依据IEC61215测试要求,加严可靠性测试平均功率衰减率小于1.5%;机械性能上,承受额外加强雪压和风压后,功率衰减小于1.5%。在-55℃的低温单倍热循环、双倍湿冻以及双倍UV测试中,组件外观无异常,功率衰减均小于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