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宏圣后勤分公司的“初心课堂”上,食堂大师傅要教大家做脆皮茄子,重点讲解面糊调配比例和炸制火候。职工们围坐在一起,认真看着厨师长李师傅将茄子切成菱形块,熟练地勾调面糊,随后将裹上面糊的茄子放入油锅。不一会儿,金黄酥脆的茄子散发出诱人香气,大家一边拍照记录步骤,一边踊跃提问,学习氛围浓厚。

今年以来,该公司创新开展“初心课堂”,通过“理论+实践”“课堂+现场”“主讲+互动”的模式,将课堂搬到职工身边,让职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理论、强技能、提素质。

从“照本宣科”到“互动分享”,课堂氛围“活”起来。“以前的培训都是领导在台上讲,我们在台下听,很容易走神。现在的‘初心课堂’不一样,大家可以坐在一起,像拉家常一样分享经验,感觉特别亲切。”职工秦妮妮说。
为了让课堂更有吸引力,该公司打破传统授课模式,采用访谈互动、情景演绎、实操演练等多种形式,让职工主动参与。在素质提升课堂上,围绕日常管理,设置“窗口服务纠纷处理”“班组晨会效率优化”等模拟情景,组织管理人员分组实操演练、现场复盘,最后由专业老师结合行业规范进行指导,形成标准化解决方案。
机电、安全等部门也同步开展内部“小课堂”,建立“老带新”传帮带机制。经验丰富的师傅们结合多年实操经验,向徒弟传授电路检修原理、设备故障排查技巧,通过现场拆解演示、模拟故障处理等方式,帮助年轻职工快速掌握维修要领。此外,课堂还邀请了晋城市食堂管理专家、公司骨干等“外援”,为职工带来专业的知识和前沿的理念。在摄影技巧分享课上,邀请专业摄影师为职工讲解摄影构图和光线运用,职工们拿着手机现场拍摄,摄影师逐一指导,让大家在实践中掌握摄影技能。
从“单一理论”到“多元融合”,课堂内容“实”起来。“初心课堂”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将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能力提升、兴趣爱好等有机融合,打造“接地气、有干货”的课程。
该公司宣贯企业相关政策,确保职工了解公司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还紧密围绕安全生产和服务理念开展技能培训。通过标准化管理、维修安全操作、服务文明礼仪等课程,全方位提升职工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此外,该公司注重分享成长故事和管理经验,激励职工勇于拼搏、敢于创新。为职工提供展示才艺的平台,开展短视频制作、红色主题演讲、手工面塑、编红绳嘱安全等活动。在手工面塑课堂上,职工们发挥创意,用面团制作出各种精美的造型,不仅丰富了业余生活,还激发了创新活力。
从“固定阵地”到“移动课堂”,服务触角“延”开来。为了让更多职工参与“初心课堂”,该公司打破场地限制,将课堂从会议室、培训室延伸到食堂操作间、维修现场、基层班组等一线阵地,打造“移动课堂”。
在食堂操作间,该公司开展“厨艺大比拼”课堂,厨师们现场展示厨艺,交流烹饪技巧,推出“地方特色小碗菜”“创新菜品”等美食,满足职工多样化的需求;在维修现场,开展“安全实训”课堂,让职工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安全技能;在基层班组,开展“微分享”课堂,利用班前会、班后会时间,组织职工分享工作心得,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此外,该公司还建立了“线上+线下”融合的学习模式,利用小程序收集职工满意度评价和意见反馈,根据职工需求调整课程内容;通过移动学习平台推送碎片化知识点,让职工随时随地学知识、提能力。
“‘初心课堂’不仅是一个学习的平台,更是一个交流和成长的平台。”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继续聚焦职工需求,创新课堂形式,丰富课堂内容,让‘初心课堂’成为职工成长的‘加油站’、服务提升的‘助推器’,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后勤力量。”
今年是“初心课堂”开展的第三个年头,已累计开展58期,服务职工千余人次。从烟火气十足的厨艺课堂到“干货满满”的技能培训,从激情澎湃的理论宣讲到温馨感人的成长分享,“初心课堂”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赢得职工的认可,成为该公司党建与业务融合的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