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井巷里的青春是什么样子?
2015年8月,刘燕勇来到了轩岗煤电公司焦家寨矿,工作十年来,他热情、坚持、奋斗……如今,十年过去了,已经成长为地质测量部副部长的他,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青春是万能钥匙
“青春是把万能钥匙,用什么样的方式打开这扇门,决定着未来走怎样的人生之路。”朴实的刘燕勇时刻记着毕业时老师对他的嘱咐,于是,他从走进矿山的那天起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
“我父母不是矿工,其实他们还是希望我教书的,但我还是选择了在煤矿工作,更希望能够在一线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培训一个月后,刘燕勇成为掘进队的一名技术员。“采掘并重,掘进先行”。掘进是井下最靠前的一个岗位,作为技术员,刘燕勇总是积极下井,在现场向队长及老师傅们询问井下的工作难题,并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出井后,他便在办公室写规程、绘图纸、整理笔记,将掘进专业技术基础知识、掘进机使用方法、掘进机故障排除法等资料汇编成册,在队组之间传阅。他的不懈努力帮助大家提高了掘进效率,也得到了掘进队职工们的一致认可。
“安全生产从来没有捷径,我认为年轻人就该脚踏实地,在一线多吃苦、多钻研,才能在工作中不断提升经验,更好地磨炼自己的意志。”刘燕勇用实际行动打开了青春的奋斗之门。
青春是不懈坚持
采掘未动,地质先行,地质是煤矿开采的眼睛,刘燕勇发誓要做地质部门的“尖兵”。
2020年1月,刘燕勇调到地质科,开始了第二段学习之旅。他凭借着五年在井下积累的工作经验,很快进入角色,井上井下到处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罗盘、地质锤成了他查看地质走向和倾向最得心应手的工具,他也乐此不疲地和形形色色、软硬不一、颜色各异的泥岩、砂质泥岩、砂岩打交道,时间久了,什么样的岩石附近有煤层,什么样的岩石附近没有,他都了如指掌。
“距离地表最深的岩石标本有614米,这些标本是记录地球历史的见证者,在煤矿资源勘探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寻找煤矿资源的重要线索。”说起石头,刘燕勇从办公室地上的箱子里拉出三大袋装在塑封袋子里并贴着标签的石头,只见上面赫然写着岩石的性质和岩石距离地表的深度。“我们尽最大可能做到不破岩、少破岩,这样才能够提升掘进效率。”刘燕勇抚摸着石头说。
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也是最好的验证者。2024年,刘燕勇成长为焦家寨矿地质测量部副部长,焦家寨矿也被集团公司确定为煤矿水害“长钻长探、随钻随探、随掘随探”等新技术运用试点单位,刘燕勇有了更好的实践和锻炼机会。
青春是勇往直前
青春的字典里,一定藏着梦想、信念、奋斗。刘燕勇打开青春字典的方式就是勇往直前。
焦家寨矿的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给探放水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在这场技术博弈中,刘燕勇从未退缩,他以矿为家,床头时常放着几本扉页都磨掉边角的《煤矿水文地质与水害防治探索》《煤矿防治水细则》等书籍,书里标注着他不理解的问题和结合焦家寨矿实际的见解,一有机会,他就会追着科长、总工询问技术上的难题。
“我们井下现在有水文动态检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矿井各个采区出水点的涌水量,还有一套突出预警系统,能够检测奥灰水。”刘燕勇指着电脑上的系统说道。
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刘燕勇深谙“地质先行”的重要性,每次下井实测后,出井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即绘制地质素描图,通过简化复杂现象,构建地质模型,为掘进回采提供了直观精准的参数。此外,他还自主学习三维建模绘图技术,有效提高了部门的工作效率。
2024年年底,随着开采的推进,采空区积水治理迫在眉睫。矿内开专业会后,地质测量部随即对采空区积水进行“积水线、探水线、警戒线”三线管理,刘燕勇负责跟班,随钻探队一起扛着物探仪入井,按照“物探先行、钻探验证、化探跟进”的综合探测验证制度要求,在掘进停掘位置,探掘前方100米内的含水、导水构造及水文地质情况。在治理过程中,他严格遵循“一查全、二探清、三放净、四验准”四步工作法开展水害防治工作,在2131回风巷,捅孔3个钻孔对2132采空区积水进行了探放和验证,经捅孔后所有钻孔均无积水流出,确保了2131工作面安全回采;在5132回风巷,施工8个钻孔对5132采空区积水进行探放和验证,探放水总进尺达305米。截至目前,2131采空区及上部5132采空区均无积水,从根源上解决了矿井水隐患问题。
春风化雨、滴水穿石。十年来,刘燕勇敢于拼搏、敢于创新,凭着对地质测量工作的热爱,在井巷里谱写青春之光,诠释坚守与坚持。相信未来,这束光会照亮更多有理想、有追求的地质人共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