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河煤矿二号井以“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为目标,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通过优化体系、严格标准、智慧赋能,持续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确保安全生产标准化动态达标。
优化体系强根基
“整治不变、标准不降、力度不减、持续提升”,这是寺河煤矿二号井推进标准化建设的工作思路和始终坚守的行动准则。为实现井下现场精细化管理,该矿层层压实责任,健全完善安全管理体系,精心制定高标准管控清单,明确各环节、各岗位的工作标准与要求。配套出台奖励办法和考核制度,充分调动员工参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积极性,助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常态化、科学化、规范化。2024年,寺河煤矿二号井顺利通过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一级煤矿验收。
明确标准筑屏障
该矿始终将标准作为安全生产的“硬杠杠”,以《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考核定级办法》《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矿安〔2024〕109 号)、《煤矿安全规程》等行业标准和企业内部标准为依据,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检查体系,专业检查、自查自评、互查互检、日常检查、现场办公检查、红黄旗评分等多种检查方式协同发力,让安全管理的触角延伸至矿井的每一个角落。同时,深入剖析检查出的问题隐患,形成矿井标准化管理体系运行分析报告,为下一阶段的标准化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行动指南,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持续优化升级。
智慧驱动促提升
该矿结合矿井发展需要,积极推进智能化建设,建成“1采1掘”智能化工作面,搭建5万兆主干工业环网,运用华为超融合技术构建数据中心云平台,投运智能调度指挥中心、地质保障系统、主运集控系统、车辆精确定位系统、智能通风系统。引进新工艺、新装备,推广聚酯纤维防护网、AJG添加剂、巷道修复机等,并安设电子围栏,为安全高效生产赋能。同时,充分发挥数据中心的作用,按照“能接尽接”原则,将原通信机房各系统迁移至数据中心超融合平台,实现矿井各智能化、信息化系统统一管理,探索构建智能化矿山全面控制体系,深度融合各生产系统,形成覆盖矿井全过程、全要素的智能技术应用网络,助力矿井向更高水平的智能化迈进,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撑。